群众性文化惠民项目
9月9日,新疆质量协会质量管理人才培育委员会在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融鑫社区,开展以“传承家风铸牢共同体意识 交流交融共建美丽新疆”为主题的人本质量提升幸福自习室活动,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歌声,大家齐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章句》。随后,大家结合家庭教育的过往经历进行分享。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分享一
曾经我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学习中给他加课外练习,考差了便厉声呵斥,失控时甚至会动手。我总以为“严即是爱”。直到四年级一次,我扬起的手还没落下,他红着眼嘶吼:“你打死我吧!”那声绝望像冰锥扎进心脏,我竟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伤害着孩子。后来学习家庭教育幡然醒悟,孩子从不是我的附属品,而是拥有独立灵魂的个体。父母不该掌控逼迫,唯有蹲下来倾听、张开拥抱,用爱与温暖,他会长成喜欢的模样。
分享二
女儿高三住校,课程本就紧张,某天突然打电话说想请假回家休息。老师担心请假会耽搁一个半小时课程,影响学习进度。但先生坚持,比起成绩,孩子的健康和心态才是第一位的,当即遵从了女儿的想法。女儿知道后特别感动,真切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而非催促。我们相信,这份理解会让她卸下压力,之后一定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
分享三
女儿2岁8个月,我和先生常因育儿理念存在分歧,我总觉得该尽早立规矩、严格管教,而先生却坚持孩子太小听不懂,没必要较真。导致夫妻产生矛盾,甚至陷入冷战。今天听了家庭教育解读,明白育儿本无标准答案,夫妻先放下对错、好好沟通,管教方式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真正安稳的爱,也守住我们的感情。
分享四
儿子22岁了,感情事渐渐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我本不强求他要和什么样的女孩交往,可他从不跟我聊感情里的点滴,总让我悬着心——既怕他受了委屈憋在心里,又担心他识人不清栽了跟头。今天参加幸福自习室我猛然惊醒:过去我不自觉地想“管着”他,却少了份信任,也没好好跟他聊过择偶观和情感底线。原来家人间的信任才是根本,关系通了,心里话自然而然会说出来。
活动末尾,协会专家做了分享总结,家是爱的港湾,教育的根扎在亲子关系里。多给爱与信任,少些焦虑与掌控,日子自然会温暖。希望有那么一天,许许多多的社区,都会有一群人围坐成一个圆圈,聊聊家事儿,谈谈心事,抱团成长,感受幸福,赓续传承中华美德,照亮一个又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最后,本期幸福自习室在全体参与人员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中,圆满结束。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幸福自习室,旨在用中华优秀文化点亮城市的人文灯火,助力家庭文化建设,推进优良家风传承,以增强认同为目标,久久为功推进文化润疆,引导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新疆。
扫码关注
新疆质量协会